近年来,部分居民对于“楼道公共区域权属”“堆放杂物可能引发的法律后果”认识不清,常在楼道内堆放杂物,阻塞了生命安全通道,造成了严重后果。为提升居民的法治与安全意识,日前,江宁区法学会在秣陵街道青源社区开展了以“守护楼道安全 共筑幸福家园”为主题的普法进社区活动,吸引了50余名群众代表参与。
本次活动分为情景演绎、法律“门诊”和交流互动三个环节,以专业的法治视角解决楼道治理难题。

活动以一场原创普法情景剧《屋檐下的暖阳》开场。该剧由普法志愿者根据真实楼道纠纷调解案例改编而成,生动展现了因楼道杂物堆积而引发的纠纷、调解及解决过程。贴近生活的表演让居民感同身受,直观理解了违规堆放杂物的严重后果及其对邻里关系的破坏。

在法律“门诊”环节,律师志愿者围绕楼道公共区域权属界定、消防隐患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与刑事责任)等核心内容,通过案例分析进行普法教育。他们深入剖析了情景剧中反映的楼道安全问题,并就居民关心的“物业(业委会)管理责任”“居民维权途径”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具体案例,使普法内容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

在交流互动环节,居民们积极提问,涉及楼道安全相关的法律问题,如“自家门口放鞋柜是否占用消防通道?”“如何有效劝阻或举报邻居违规充电”“物业清理楼道杂物是否合法”等。律师志愿者结合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逐一给予清晰实用的法律指导。

此次活动通过“情景剧+法律‘门诊’”的创新模式,使居民深刻认识到楼道并非“私人领地”,堆放杂物不仅影响生活出行,还可能触犯法律并承担相应责任。活动有效推动了“楼道安全人人有责”的共识形成,为构建有序、和谐、安全的生活环境注入了法治力量。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