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盛夏热浪遇上法治清风,法治信仰浸润少年心间,今年暑期,江宁区法学会突出互动体验、亲子共创、创新趣味三个关键词,精心策划了三场“法治夏令营”活动,通过开展“剧本杀”活动、探访法治服务站、法治艺术创作等形式,将原本抽象的法律知识转化为可感知、可触碰的现实体验,以法治的明亮灯火,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7月,在秣陵街道秦淮社区,区法学会面向社区青少年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法治剧本杀”活动。
参加活动的20名同学通过抽签的形式确定了在原创法治剧本《无声的证言》中的角色。在观看了一段校园欺凌的短片后,同学们立足自身角色,在推进分析日记本、聊天记录等5组关键线索进程中,或编造谎言掩饰行为,或据理力争还原真相,或避重就轻逃避责任,在激烈的辩论中逐步厘清校园欺凌的责任归因。
“如果当时不那么做,后果又会是怎么样的呢?”“如果当时第一时间告诉家长老师,结果如何?”同学们结合剧本杀活动不断讨论反思,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对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知识、正常同学接触和欺凌的边界有了更加深入和正确的认识,在玩乐中学会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合法正确的应对欺凌行为。
位于江宁区谷里街道张溪社区的谷里法治小院是区法学会延伸法治服务进村居的基层服务站点。自2023年建成以来,每年暑期都会面向辖区青少年开展趣味且富有教育意义的夏令营活动。今年暑假,24组来自秣陵街道的青少年家庭应邀来到小院参加了一场主题为“‘童’行法治路 争当小先锋”的夏令营活动。
活动设置参观、法治辩论赛、法治大富翁跳棋三个环节。
在法学会志愿者的带领下,同学和家长参观了小院的法治工作站、村史馆、见义勇为馆等法治阵地和微景观,在欣赏美丽乡村风景的同时,了解了小院作为基层法律服务平台在矛盾化解、普法宣传、法治实践方面取得的成效。
在法治辩论赛环节,经过法学会志愿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条文的解读,同学们分两队围绕“暴力伤害”“电子产品使用”“校园矛盾”等话题进行辩论,结合法律条文各抒己见、旁征博引,在激烈交锋中坚定了法治信仰,培养了法治观念,真正实现了普法教育寓教于乐、入脑入心。
在“法治大富翁”跳棋游戏中,法学会志愿者将未成年人保护、反诈、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法律知识汇入棋盘,模拟违法现场场景,同学们投掷骰子回答对应的问题即可前进,现场呐喊声、加油声交织成一片。
2024年,区法学会在淳化街道知行路社区设立了基层服务站,作为开展城市区域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的工作阵地。今年8月,区法学会面向周边青少年家庭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江风润万家 知行好少年”的法治科普活动。
(“你比划我来猜”法治知识PK赛:通过肢体语言演绎法律概念)
(亲子共创绘画:在家长的协助下,同学们围绕反诈、交通安全、自我保护等生活规则进行法治主题绘画创作。各组家庭结合画作分享对法律规则的理解,深入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法律风险)
(拼图普法:每组家庭领取包含法律知识点的拼图碎片,在法学会志愿者的讲解中,通过拼图解锁安全自护、家庭教育、反诈等法律相关知识)
此场活动注重沉浸式、互动式体验。15组青少年家庭现场组队,通过参加“你比划我来猜”PK赛、法治主题绘画,法治拼图等趣味活动加深了对“青少年刑事法律责任”“校园暴力、家庭暴力”等概念的认识,在研读案例、探讨权力边界、艺术共创中反思家庭日常相处,实现了未成年人保护、家庭教育指导、安全教育与法治宣传的效能叠加。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