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翠宏带领着社工、网格员一个单元、一个楼道、一家一户的进行宣传、调查工作。一天,她走在一处单元前,看着玻璃门上张贴的白色防疫宣传单,就想这样的宣传单能不能引起居民朋友们的关注呢?因为白纸黑字的宣传单,和小区内其它小广告太相似,容易被混淆和忽视。如何吸引居民目光?怎么起到家喻户晓的防疫告知作用?就在这时,一家门口贴着的春联引起了她的注意。能不能借用这样传统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有效的防疫宣传呢?回到社区,请来社区志愿者中的书法高手,临时赶写出了一批“防疫春联”,安排社工将春联贴了出去。“不扎堆 不猎奇 不贪嘴 戴口罩 保平安”,红色纸底上的这一个个手写大字,内容通俗易懂,字纸醒目亮眼,还很贴近节日氛围,一下子就调动起居民们的注意力,有社工就看到居民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孩子读宣传标语,“防疫春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使居民们不再恐惧慌乱。
“爱心法”——架起信任桥梁
刘翠宏常说,“我们担当着在疫情和人民群众之间构建起第一道防线的重要责任,社区工作是来不得半分懈怠的,必须用爱心连接起信任的桥梁。”唐山路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居民和非户籍人口数量多,加之春节前大量人员流动,这一系列的现实状况使得辖区的疫情防控工作较复杂,仅依靠社工、网格员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为此,社区党总支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量,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示范感召,用满腔爱心带动引领,使社区形成了相互信任、众志成城、共同战“疫”的合力。
当唐山路社区党总支发出共同抗击疫情的号令后,他们来了!他们就是“馨和友”社会组织党支部中的爱心志愿者们。在这场防疫战斗中,唐山路社区党支部广泛而密切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组建了一道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人民疫情防线,让党旗在防疫阵地上高高飘扬。志愿者们一不图报酬、二不惧风险,只要哪里有需要,就与她一道并肩迎击疫情。他们当中有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志愿者,有拄着双拐来的残疾志愿者,有70多岁的老夫妻志愿……他们说,只要社区有需要,他们就随时到需要的岗位上去。志愿者们说,“社区对我们居民充满了无私的爱,我们理应用爱来回报她们、回报社区!”“这些志愿者充满爱心、无私奉献的行动,更增添了我们抗击疫情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刘翠宏说。
“尽心法”——交出满意答卷
“米一袋20斤、油一桶、葱一把,快递三件、肯德基一份”。刘书记和社工们这段时间客串起了隔离居民的“快递员”。其实,除了外卖和快递之外,许多生活物品都是刘翠宏和社工、网格员想方设法买回来的。春节期间,再加上疫情影响,购物非常不便。一笔笔的记录下明细,然后一件件送到被隔离居民门前,一枝一叶、点点滴滴,让居民深受感动:“等疫情过去了,我一定要给你们社区送去感谢信,谢谢你们!”刘翠宏经常告诉大家,社工、网格员是一座桥梁,一端连接着党和政府,另一头连着辖区居民,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被隔离的家庭和居民已是焦虑不安了,此时我们每一位社工、网格员都要换位思考,要把保障好对隔离群众的生活当成社区的头等大事来对待,要让他们感觉到社区的温暖,要让他们定下心来,配合好隔离工作。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在她的带领下,社工、网格员用春天般的温暖、尽心尽力的行动,消除了被隔离居民心头的雾霾,使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有力度、有温度,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赞誉。
“社区里的社工、网格员大都是些90后女孩子,平日里有些头疼脑热都会紧张兮兮的叫嚷,然而就是这样的年轻队伍,在面对疫情时,她们尽心尽力,履行了一名社工、网格员的光荣职责。”刘翠宏对她的社工搭档们充满敬意、充满自豪。
“疫情一天不息,我们的抗疫脚步就绝不会停下!”刘翠宏表示,她和他们将继续发挥社区这一基层组织贴近民生的优势,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坚决做好疫情防疫各项工作,全心全意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者:严霞 南京市法学会秘书处)
相关信息